《PBL問題導向學習法》

20
3 月

《PBL問題導向學習法》

(摘錄自本會FB五月份主題報導)

文字摘錄/黃郁婷

PBL問題導向學習法(Problem-based learning, PBL)

  • PBL的起源

PBL於1960年代中期由加拿大的醫學教育學者所發展,因為實質醫療的需要性,醫學院的學生若單憑記憶背誦的知識,是無法在醫療現場中做出正確的判斷,故希望透過PBL的訓練,可以使在現場工作忙碌的醫生,不忘記保有自行吸收新知的良好習慣。在1980年代之際,整個亞洲社會,PBL的實行具有良好的評價,其中,在醫學院的使用最為頻繁,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運用也相當重要。

  • 理論基礎

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,使學習者得以主動地透過執行研究、整合理論與實務和應用知識與技能來發展一個可行的解題方法。PBL的理論基礎可概分為六種:

  1. 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:教育即生活,個體須不斷在生活中接受教育,使教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並等同於生活
  2.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:學習者是主動的,學習者本身是單獨的學習,知識是由個人認知建構而成的

3.訊息處理論:係為一種研究認知科學的方法,且認為人是訊息處理者,他們會主動取、換、存及運用訊息

  1. 後設認知論:指個人對於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、控制、支配、監督與評鑑的一種知識
  2. 情境學習論
  3. 情境動機論
  • 教學策略的定義

幾種問題導向之教學策略的定義:

問題為主學習(Problem-based Learning):在瞭解工作及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,首先要學習面對及處理問題(Barrows and Tamblyn, 1980)。  
專案為主學習(Project-based Learning):通常要求學生以專案方式去調查及闡釋實際存在的問題,以及產出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案。  
個案為主學習(Case-based Learning):是一種學習解決個案中實際問題的過程,學生透過實際演練、分析個案、解決個案問題,以及提出解決方案等方式來學習。  
行動學習(Action Learning):是指一種必須由同儕支援,持續學習及反思的過程,其目的是要將一個解決真實問題的任務完成(McGill & Beaty,1995)。  
     
     
  教學策略 問題形式 例子 例子
  問題為主學習 開放性問題 解決問題的報告 如何增進兩岸經濟關係的良性互動?
  專案為主學習 專案任務設定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專案報告或方案 按照報告的格式規劃A公司的接班人計畫
  個案為主學習 個案描敘的問題 解決個案問題的方案報告 A公司個案的分析報告及行銷方案
  行動學習 行動學習計畫的真實問題 行動方案實施結果及責任 導入品質系統的成效評量
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  • 問題的設計

PBL相當重要的特色即是,問題是在學習的一開始就出現,而非是課程結束後才提供給學生。PBL的問題可以是一個情境(scenario)、個案(case)、挑戰(challenge)、難題或困境、謎題或是其他能夠激發(trigger)學習動機的因子。Barrett, GCashman, and Moore (2011)回顧了PBL的相關文獻,他們認為一個好的問題應該包含以下的要素:

  1. 引起動機 (motivating),問題必須既有趣但又有高密度活動,且能改變既有的價值與立場
  2. 從專業到社會生活等層面的真實世界問題
  3. 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、假設以及能夠引發持續性的討論的
  4. 包含多種面向的:從物理的、認知的、社會的、情感的到道德面向的
  5. 包含能夠引發合作學習的的刺激因子
  6. 能夠使學生獲得關鍵概念或是能夠獲得實踐能力
  7. 能夠增強能力的發展,例如:批判性思考、資訊能力、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式。

PBL以學生為設計問題的中心,教師或是助教(Tutor)通當只在討論的過程,扮演引導者(Facilitator)的角色,而並不積極的界入討論的過程當中。除此之外,一個好的問題設計,應該還需要能夠讓學習者了解某個領域的門檻概念(指該領域重要的、但是難以理解的概念,一旦融會貫通,則學習者的想法以及行為就會產生改變)。

而可以被使用到問題設計過程當中的不同媒體型式,包括了:生活經驗(lived experiences)、擬真的經驗(simulated experiences)以及數位經驗(digitized experiences) 。

  • 問題設計過程

針對使用不同媒體來操作PBL的問題設計,Barrett et al. (2011) 回顧了PBL相關文獻,提供了五步驟取徑來說明PBL的問題設計過程:

Step 1:腦力激盪(Brainstorming)與故事板 (Storyboarding)

腦力激盪

腦力激盪在PBL的問題設計過程當中,是相當關鍵的一個步驟。在這個步驟當中,所有的利益關係者都必需參與到問題的腦力激盪的過程當中。一旦利害關係者都被整合進問題的設計過程中後,重要的步驟就是清楚地辨識出預期的學習結果。而在這個過程當中,海報或是白版都可以被使用,而且儘量讓所有的點子、概念都清楚的被說出以及記錄在這些媒體上。

故事板 (Storyboarding)

故事板具有許多不同的型式,但是最終的版本或是呈現的形式,隨著不同問題而有所不同。

Step 2 資源

一旦完成了故事版,下一個重要的步驟為找到適當的資源以引起學習動機(trigger),然而,較為重要的是尋求手上既有的資源,而非投入資源以及時間對尋求新的資源。許多社群網路資源或是多媒體資源在這個階段是重要的資料庫,例如YouTube 或是Flickr (線上的圖片資料庫)等等。

Step 3 版權確認

雖然網路上的資源庫相當的龐大,然而他們並非完全可以被無償的使用。因此,使用這些資源之時,對於版權必需進行再三的確認。

Step 4 發展自己的資源庫

一旦版權確認無誤之後,下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整合這些既有的資源,而發展屬於自己問題設計所需的獨特的資源庫,透過像是討論、或是故事版等形式,可以進行資源庫的開發以及設計。

Step 5 評估以及實踐問題

通過上述的步驟,最後將這樣的問題方式,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,付諸實行,並進行評估。

  • 教學模式

PBL並不是某一種固定的教學法,它是可隨教學目標與實施情境的需要而加以設計,且可依班級的大小加以調整。而PBL的教學模式可分為四大種:醫學院模式、走動的促進者模式、同儕導師模式、大班級教學模式。如果教室只有教師一人時,必須獨力關心每位小組成員,如果有助教協助效果會較佳。講述的比例可以有很大的彈性,如大一學生需要比較明確的題目,大四則需要更多的空間,沒有固定的作法,且教師可以適度加入不同的素材,如影片、動漫、實驗…等,來促進教學上的成效。

  • 學習優點

PBL的教學法是一種跨學科統整的學習方式,學習的優點可以歸納為:

1. 激起學生學習動機:學生從活動中有參與感和成就感。
2. 培養高層次思考能力:學生從缺乏結構的問題中,透過討論可激發學生批判和創造思考能力。
3. 強化學生後設認知能力:學生從界定問題、蒐集資訊、分析資料、建立假設、比較不同解決策略過程中,可以訓練學生不斷反思學習能力,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。
4 .真實情境運用:學生從學習活動中所習得能力,有助於其未來實際情境的應用。

  • 學習階段的特點

而PBL學習法的學習階段則又分成以下七特點:

  1.  問題解決 (Problem-solving)
    2.    以實例為基礎 (Case-based)
    3.    自我學習 (Self-directed)
    4.    小組討論 (Small group discussion)
    5.    引導老師的協助 (Tutor-assisted)
    6.    自我評估 (With self-assessment)
    7.    發展人際關係技巧 (Developing interpersonal skill)

【參考與引用資料】
1.跨閱誌:問題導向學習法http://shs.ntu.edu.tw/shsblog/?p=29704

2.國立台灣大學教學資源網:[師大] 問題導向學習(PBL)教學精師工作坊https://ctld.ntu.edu.tw/fd/teaching_resource/page1-1_detail.php?bgid=2&gid=16&nid=297

3.公務人力發展中心:翻轉教室與問題導向的教學策略 ….王鳳奎http://epaper.hrd.gov.tw/163/EDM163-0501.htm

4.未來Family:想培養出未來的人才,不能不認識PBL學習法https://gfamily.cwgv.com.tw/content/index/1973

 

Follow and Share us!